——福能贵电推动党建与生产同频共振
在黔中大地,福能(贵州)发电有限公司以高质量党建为强大引擎,持续推动党建与生产同频共振,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与发展动能,走出了一条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特色之路。
组织强基,驱动“双引擎”同频共振
公司党委深刻把握“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职责定位,将党的领导深度嵌入公司治理各环节。依托“党委—党支部—党小组”三级组织链条,推动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经营创效、绿色发展等核心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借鉴“雁阵齐飞”理念,党委领航定向,各支部与对应生产、经营、管理部门结成“融合对子”,实现组织联建、难题共解、成果共享。在贵州能源保供的关键时期,党委靠前指挥,支部堡垒前移,党员先锋冲锋在机组检修、电煤保供、迎峰度夏第一线,确保关键时刻“顶得上、发得出、稳得住”,为区域能源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机制赋能,点燃“红色引擎”澎湃动力
福能贵电着力打通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推行党支部书记与部门负责人“一肩挑”,确保党建责任与生产经营责任一体落实。在生产一线,以“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为支点,组建多支党员突击队、技术攻关小组,围绕机组能效提升、环保指标优化、降本增效等核心任务“揭榜挂帅”。党员骨干带头攻坚,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2机组的振动难题,主导的燃烧优化项目使机组供电煤耗显著下降,每年节约燃料成本超千万元,“红色引擎”在技术革新与攻坚克难中迸发出强大生产力。近年来,公司打造了“党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党建+精益管理”等系列特色项目,形成了一批可推广的融合实践模型。
生态聚力,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
融合的深度,最终体现在人才活力与民心凝聚上。福能贵电党委大力实施“双培工程”,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持续深化“导师带徒”,累计签订师徒协议30余份,构建“选苗—育苗—壮苗”全链条培养机制,多名青年党员在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公司人才队伍稳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5%以上。同时,党委坚持“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建立职工诉求“直通车”机制,将职代会提案、日常调研收集的急难愁盼问题,列为年度“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明确责任人与完成时限。员工住宿条件改善、通勤班车优化、困难职工精准帮扶等一批暖心工程落地见效,项目办结率100%,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汇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从“围绕发展抓党建”到“抓好党建促发展”,福能贵电以党建“红”引领生产“优”的战略定力,成功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在黔山秀水间,一面面鲜红的党旗正引领着福能贵电这艘能源巨轮,沿着高质量航向破浪前行,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福能力量。(罗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