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踏上贵州这片充满活力与潜力的土地,他的每一句嘱托都如同一盏明灯,为贵州的发展照亮前行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贵州要下定决心、勇于探索,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强化创新驱动,统筹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新能源等产业。这一重要指示,对于福能(贵州)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能贵电”)而言,既是前进的方向,也是发展的动力源泉。
福能贵电坐落于贵州省六枝特区岩脚镇,作为贵州省第三批规划优选电源项目之一,其年均发电量高达65亿千瓦时,稳稳占据着贵州电网主力电源点的重要位置。在过往的发展历程中,公司始终坚守发电主业,源源不断地为贵州的经济建设输送着强劲的电力能源,为地方工业的蓬勃发展、居民生活的稳定用电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
然而,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刻变革、环保要求日益严苛的大背景下,传统火电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福能贵电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指示精神,积极投身于转型升级的浪潮之中。公司大力推进机组的节能改造工程,引入前沿技术,开展空预器防堵、降飞灰、降低综合厂用电率及冷端治理、阀门内漏治理等,同时将节约节能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紧密结合,积极加强指标对标创优管理以及能耗指标体系建设,从配煤掺烧、设备性能、指标调整及试验、节能攻坚、煤质、负荷率以及修旧利废等多维度定标准,真正实现“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全参与”节约节能降造管理。这一系列改造举措成效显著,机组的供电煤耗大幅降低,每发一度电所消耗的煤炭资源显著减少,极大地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
与此同时,福能贵电严格落实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贵州省煤电机组改造升级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采用先进的超低排放改造技术,对污染物排放控制设备进行了全面升级,确保废气排放指标远远优于国家标准,实现了清洁生产,为守护贵州的蓝天白云贡献了力量。
在推进传统业务转型升级的同时,福能贵电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号召,在新能源领域展开了一系列布局。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在能源领域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大力开展光伏、风电发电项目开发,在六枝特区已完成初步的项目选址踏勘,项目审批正进行中。目前厂区12MW分布式光伏项目已开工建设,一座座光伏电站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片片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厂区分布式光伏项目预计每年可提供上网电量为1122.35万kWh,全部并入福能贵电厂区自用系统,助力福能贵电达成“降本增效、清洁发展、能源自给”的战略目标,在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不仅如此,公司还着眼于未来能源发展趋势,以煤电为主体的传统电力系统,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变,探索“煤电新能源一体化项目”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新能源电力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构建更加稳定、高效的能源系统奠定基础。
除了在技术改造和产业布局方面发力,福能贵电在产业链协同发展上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公司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工业固废“变废为宝”,打造出一条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公司每年产生的粉煤灰、炉渣和脱硫石膏等工业固废数量庞大,以往这些固废的处理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如今,公司与华润水泥安顺有限公司等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将粉煤灰进行筛选分级,高品质的一级灰和二级灰分别以合理的价格出售给建筑企业,用于生产混凝土等建筑材料,有效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和活性;炉渣则被加工成建筑骨料,应用于水泥生产工艺中;脱硫石膏经过煅烧、研磨等工艺处理,制成建筑用石膏粉,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通过这一系列产业链协同举措,公司超过85%的工业固废得到了有效再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局面。
围绕发电产生的固体废物,已经构建起从福能贵电到任进建材、筑诚环保、瑞安水泥等企业到终端用户的绿色处置产业链。并协助属地政府招商引资部门引进博罗脱硫石膏加工项目入驻贵州六枝经济开发区,致力于将发电产生的脱硫石膏进行本地化深度加工,制成市场应用广泛的建筑用石膏粉。该项目一期预计2025年5月份建成投产,建成后年消纳脱硫石膏固废可达20万吨,进一步壮大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规模,提升了资源综合利用的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的贵州之行,为贵州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福能贵电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福能贵电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之路,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创新,深化产业链协同合作,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相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与指引下,福能贵电必将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为贵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罗克进)